服务/监督热线:95086
河南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官方网站

回望河南体育“十三五”:助健康中原 塑出彩河南

时间:2021-01-22 14:24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期间,河南体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大力开展群众“六个身边”工程,全力以赴拼搏赛场,奋力推进体育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5年间,全民健身阶段性目标陆续达成,河南体育健儿频频出彩,产业规模突破千亿,体育文化魅力四射,高端赛事接连盛开,以澎湃动力持续推动着河南开放发展……

  “十三五”,河南体育多管齐下力推健康中原“动起来”

  2020年12月22日中午,河南省夏邑县太平镇孟李庄村,村民赵迪正在村里的健身房锻炼。“这里跑步机、划船机、健身车一样不少,比城市里的很多健身房都不差。主要还是在家门口,非常方便,以前想健身要跑很远。”赵迪说。

  简单几句话,述说着全民健身的一个简单道理:场地设施简陋、又远又拥挤等问题,是全民健身“动不起来”的重要原因;而健身场所充足便利、稳定开放和设施良好,则是全民健身顺利推进的前提。

  也正因如此,我省2016年11月10日公布的“十三五”期间全民健身行动纲领——《河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场地设施建设,夯实全民健身硬件基础。”并提出到2020年,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1.8平方米,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5万人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500万的目标。

  4年多过去了,河南体育人融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群众“六个身边”工程,充分挖掘城乡“金边银角”、河湖岸边的可利用空间建设全民健身设施,为河南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带来了巨大变化。

  “十三五”期间,河南省城市社区健身设施覆盖率、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已达100%,全省修缮、改造和新建5500块足球场地,公共体育健身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率达到了100%。截至2020年底,全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城区,全部建成或在建“两场三馆”;全省105个县(市)中,有71个县(市)城区建成或在建“两场三馆”;全省所有乡镇和行政村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城市社区建成“15分钟健身圈”。2020年7月,中原网球中心二期工程顺利竣工并交付使用。

  此外,经概略统计,“十三五”期间河南共利用中央和省级体彩公益金约2.1亿元,用于44个大型体育场馆的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

  “十三五”期间,全省体育场地面积人均超过了1.9平方米。不仅如此,在郑州等地,健身设施已开始升级换代,能测体质、进行健身指导的智能健身设施正在走近普通健身者,全民健身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如果说健身场馆设施是服务全民健身的“硬件”,那么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和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就是全民健身的“软件”。

  “十三五”期间,河南县级以上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到4429个,29.2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奔忙在全省城乡由近4.3万个健身站点“织”成的健身服务网络之中,为群众带来科学的健身理念和方法。

  “十三五”期间,河南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除了“六赛两节两活动”等“传统亮点”,遍地开花的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一乡一亮点、一村一项目精品工程以及为了响应国家“三亿人上冰雪”倡议的“欢乐冰雪、健康中原”系列冰雪活动,都在持续加大着赛事供给。2019年,河南省举办县级以上赛事活动5000余场次,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会有十多场赛事在中原大地欢乐绽放。

  全力以赴、“软硬兼施”,保证了全民健身全面、科学的推进。2020年,“十三五”收官,全省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为3505.4万人,人口占比36.5%。对比《计划》可以发现,河南全民健身的重要阶段性目标已经达成。

  “达标”不仅意味着全民健身的广泛开展,也意味着有能力应对挑战——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但使聚集性的群众体育活动停摆,也带来了新挑战:居家健身,开辟了新战场:线上。疫情袭来,细密庞大的全省健身服务网络立刻成为“健身抗疫”的生力军——

  面对挑战,省体育局迅速组织体育明星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录制教学视频,通过多种平台向公众推广亲子游戏健身法、健身操、八式太极拳、八段锦等适合在室内进行的健身运动350多期;

  面对挑战,河南、湖北两省围棋协会携手打造“豫鄂同心城城相连”网络围棋联谊赛,吸引10多万人次上网观战,传递出温暖坚定的“战疫雄心”;

  面对挑战,一系列广场舞、毽球、定向等形式创新、内容深受欢迎的线上体育赛事活动始终不“断供”,30多万人参与,超千万人次上网“围观”……

  河南体育为中原大地的“抗疫运动战”贡献出了一份独特的“体育力量”。

  展望“十四五”,全民健身需求一定会更加迫切,而全民健身的重点无疑仍是抓好硬件、软件“两大件”,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补强短板、提档升级,以高质量发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体育事业发展的成果。

  “十三五”,河南体育拼搏奋进亮点频出大写“出彩河南人”

  体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争光添彩”也因此成为体育重要的综合功能和价值之一。“十三五”期间,“出彩”成为河南竞技体育的常态——

  从2016年里约奥运会到2019年女排世界杯,河南姑娘朱婷作为进攻核心、队长,为中国女排重登奥运之巅、卫冕世界杯冠军立下汗马功劳,成为新时代女排精神的卓越代表,在全中国、全世界都树立起“出彩河南人”的形象。

  2019年武汉世界军人运动会,我省培养的跳伞运动员邢雅萍夺得8枚跳伞金牌,不仅成为军运会“金牌王”,也用跳伞这一极限运动项目,向世界展示了河南时尚、多彩的“另一面”。

  赛场出彩,赛场外同样出彩。2020年7月22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应届毕业生、退役皮划艇运动员马成龙凭借教科书般的专业技术,在黄河洪峰中上演“27秒桨板救人”,精彩动人的正能量,打动无数国人。

  “十三五”期间(2016年-2020年),河南运动员共获得奥运会金牌1枚,亚运会金牌9枚。此外,“十三五”期间,我省运动员还获得世界冠军39个,创破世界纪录3项。2017年天津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河南军团共获得25金、18银、20铜,不但实现了“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的目标,还以无一例违反赛风赛纪以及反兴奋剂规定的完美表现,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而事实上,在每一块场地上都做到兴奋剂问题“零出现”、“零容忍”,做到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也是河南竞技体育始终秉持、践行的追求。

  随着北京申办冬奥成功,河南顺应体育总局备战战略,针对冰雪运动特点,立足本省武术、杂技人才丰富的优势,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跨界跨项跨季选材之路,陆续为国家冰雪项目集训队输送队员374名,输送人数全国第二。与此同时,河南冰雪项目迅速崛起,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冬季项目上获得29金、22银、21铜;在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先期举行的赛事中,我省已取得5金、4银、1铜,如果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能如期举行的话,前十三届都无一人参赛的河南,这次能组织起一支不少于150人的“河南冰雪军团”。

  “十三五”也是体育改革逐渐深化的五年,“开门办体育”“省队社会办”“脱钩”等一系列改革关键词的背后,河南体育人以开阔的胸襟渐次打破体制壁垒,创新举措佳话频传。

  2019年,河南省18所体校、51个社会组织和俱乐部联手出征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取得116金、119银、123铜的佳绩;河南省体育局与碧源控股集团携手成立的河南省羽毛球专业队,则将目标瞄准了全运会冠军。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的互补融合,为竞技体育搭起了一座广泛参与、持续发展的舞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变局之下,河南竞技体育没有坐困愁城,而是积极求新求变求突破,在体能及专项训练、赛事模拟等方面展现出振奋人心的活力和创造力,成就了如今一线队伍积极备战,剑指东京奥运会、陕西全运会、北京冬奥会;后备力量头角初露、未来可期的喜人局面。

  2020年12月26日,跟随国家集训队在吉林长白山雪场训练的河南运动员何金博成功挑战世界级难度动作TripleCork1440,成为国内完成该动作的第一人;4天之后,远征海南两大全国赛的河南拳击队以1金、2银、2铜圆满收官,出色表现赢得多方赞誉……疫情影响之下,冬运延期、奥运推迟、众多赛事停摆,但河南体育健儿依然坚守拼搏、闪亮出彩,为家乡带来惊喜。“十四五”的河南体育,一定会走出一条更加宽广、亮堂的“出彩之路”。

  “十三五”,河南体育产业加速融合发展彰显“中原特色”

  体育产业的发展源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相应需求。国际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后,体育产业的发展会呈现加速态势。河南省人均GDP在2012年、2014年分别跨越5000美元、6000美元两大关口,河南体育产业开启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发展之路。“十三五”期间,河南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体育产业也驶入从多到精的快车道。富起来、强起来之后,健身与健康已经成为老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基础需求,同时也表明全民健身正在由浅向深发展,出现了兴趣化、多样化、个性化、科学化、消费化、素质化、信息化、融入化、社交化、生活化的特点与趋势。而满足需求、快速发展的体育产业,也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建设体育强省的重要支撑。

  如果说依托各种传统项目提供健身培训、服务的俱乐部、会所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常规动作”;那么,在做好做足“常规动作”的前提下,立足于本省资源优势以及创新融合发展思路的各种“体育+”,就是河南体育产业的“自选动作”。

  得益于与文化、旅游、教育、健康、养老甚至制造业等产业的“+”,河南的武术、三山两河等文化遗产、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都在体育产业中焕发了新生,走出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以少林武术为支点,登封发展成了在校生十五六万人,集教育、展演、推广、制造于一体的“世界功夫之都”;依托太极拳文化,焦作办出了融体育赛事、文化交流、经贸活动、特色旅游为一体,影响力辐射全球的太极盛会;三山同登、“崖上太行”徒步越野、横渡母亲河等赛事活动则把体育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在河南的山水之间形成了体育产业与登山、漂流、滑雪、航空运动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催生出体育旅游、体育康养等多种新兴业态。

  一系列精彩的“常规动作”和“自选动作”中,洛阳市被评选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商丘市梁园区的体育用品制造基地被命名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安阳市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被命名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云台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大别山·新县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等6个项目获得2019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精品称号,洛阳市栾川县、宜阳县、嵩县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洛南伏牛山(县域)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郑州奥体中心被评为全国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2020年年底在线举办的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河南获得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14项(含5项十佳),精品数量全国第二,十佳项目全国第一……河南体育产业南北开花、东成西就。

  旺盛的健身需求,也促成了国内第一个以知名运动员命名的基金——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在河南的诞生,基金不但迅速在郑东新区建起“网红健身场馆”龙湖全民健身中心,目前在郑州、洛阳、三门峡参与投资的4个项目,也已经完成前期规划和设计。

  2019年,河南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232.43亿元,连续第二年突破千亿元大关。

  “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累计销售体育彩票729亿多元,较“十二五”增长了116.61%;筹集公益金超过180亿元,较“十二五”增长了98.41%。到2020年年底,中国体育彩票在河南历史发行总量达到1230亿元,累计筹集公益金328亿多元。

  2020年,体育产业发展因新冠肺炎疫情暂时趋缓,河南省体育局适时展开体育健身优惠券发放活动。到2020年12月31日,4个月的发放带动起4个试点城市8万多人的运动消费,累计场馆消费超过50万次,带动体育经济消费2700万元,不仅为受疫情影响的线下体育服务市场带来浓浓“暖意”,也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添了助力。

  “十四五”期间,随着需求的继续“喷发”,河南体育产业将继续深入挖掘人口大省、体育大省的巨大潜力,发挥少林武术、太极拳、航空、围棋等传统优势项目作用,大力发展市场主体,激发市场竞争,健全产业体系,扩大体育供给,加快提振体育消费,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以高质量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能、新活力。

  “十三五”,河南体育推动开放弘扬文化展现魅力河南

  “通过比赛,全世界都看到了河南的变化,郑州的变化。”2019国际乒联世巡赛总决赛在郑州奥体中心圆满落幕之际,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说。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十三五”期间河南体育的贡献,这句话无疑颇具代表性。

  郑州上一次举办全国性的综合体育赛事,还是1985年的全国青少年运动会。30多年过去,古都郑州已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和综合交通枢纽,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就必须引进更多的国际会议和重大赛事,以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扩大对外交流和提升国际化程度。

  2019年9月,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郑州举行。来自全国的9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齐聚郑州,亲身体验郑州、体验河南的发展,所有中央媒体和省市媒体聚焦郑州、聚焦河南,深入报道比赛情况,报道郑州、河南的发展。

  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举办前夕,可容纳6万人的郑州奥体中心投入使用,郑州的体育设施水平极大提升,拥有了举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国际A级专项赛事的能力。

  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提升了郑州的区域品牌形象,实现了“办好一个赛,提升一座城”。而两场国际顶级职业赛事,则为世界打开了一扇认识郑州、认识河南的窗口——2019年9月,WTA郑州公开赛将当今世界女子网坛排名前十的选手半数吸引到了郑州;2019年年底,国际乒联世巡赛总决赛更是将全球高手“一赛打尽”。

  高水平赛事和明星运动员带来的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转播、近百家媒体数百名中外记者的关注,精彩的赛事报道和各种推广交流活动,犹如一场场郑州乃至河南的文化及建设成就“推介会”,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在各种赛事提升着河南的知名度、美誉度,推动河南开放发展的同时,河南体育文化尤其是武术文化的“存在感”也日益凸显,成为极具特色的河南魅力元素。从太极拳的辩证阴阳、动静和谐,到少林拳的医武同源、禅拳合一,从横渡母亲河的象征意义到三山同登的民俗内涵,从“连接两大古都”的郑开马拉松到“穿越3600年”的郑州马拉松,再到体现洛阳在中国文化史和体育史上的地位、彰显洛阳厚重黄河文化和大运河文化底蕴的河南省首家体育类专题博物馆——洛阳体育博物馆,文化元素作为体育运动的灵魂,散发着独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武术文化是河南优秀文化中耀眼而有活力的代表。作为民族瑰宝和国家名片,少林拳、太极拳还频繁出现在外交部河南推介会、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和各种招商活动中,助推河南的对外交流。

  2020年,《河南省武术志》正式出版,填补了中国省级层面武术类志书空白。

  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申遗成功,成为我国传统武术类非遗项目中唯一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太极拳、对中华文化的认可,使太极拳这张中华文化的靓丽名片在世界文化的珍宝馆里更好地熠熠生辉,也能够更好地提高河南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更好地推动河南的开放发展。而且,除了文化内涵受到肯定和接受之外,太极拳的健身功能,对全世界人民的健身需求都会是很好的满足。

  2020年,国际乒联总决赛再度花落郑州,这是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举办的首场允许观众现场观赛的国际性体育赛事,河南用严谨有序的赛事组织,科学高效的疫情防控,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抗疫工作的成果和大国担当,展现出激动人心的“河南力量”,这场“非常大赛”,应该是对河南形象的最好推介吧。

  “十三五”辉煌潮往,“十四五”挑战潮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体育强国目标与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健康中国一并提出,为体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对新的历史使命,始终伫立在时代潮头的河南体育宗旨在胸,初心不改,必将用燃烧的激情,奋斗的热血,为健康中原、体育强省建设谱写出更加壮丽的乐章……(河南日报 河南体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