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学校荣誉室奖杯背后的故事——百年老校打造“金”字
时间:2025-01-17 11:33

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怎样的体育项目传统,与体彩又结下了哪些奇妙的缘分?在2025年新年伊始、新春之前的这些日子里,我们探寻着答案。
刚刚过去的一周,记者三次来到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采访。1月6日,该校党委书记高宇军陪同记者参观了学校的荣誉室、体育馆等设施;1月9日,记者采访该校篮球队;1月10日,记者采访该校乒乓球队。
北京22中创建于1924年,是一所百年老校,目前是国家级篮球、乒乓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去年,在“中国体育彩票杯”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乒乓球比赛中,该校乒乓球队获得六项冠军、三项亚军、五项季军,仅这一项赛事便捧回14座体彩杯。该校获得的奖杯分散在荣誉室、档案室、教师办公室等地,要想数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去年底,在北京市教委对高水平学生社团进行的评审中,该校乒乓球队、管弦乐团分获金奥运动队与金帆艺术团称号,成为这所百年老校的“金”字招牌。
从乒乓荒漠到冠军沃土
“乒乓乒乓!”“乒乓乒乓!”
1月10日下午四点,记者爬到北京22中教学楼的四层时,便听到乒乒乓乓的击球声。再上一层,推开位于五层的校礼堂大门,12张球台满是队员在对练。记者的第一感觉是——拥挤。
北京22中乒乓球队成立于2015年,刘佳是球队的首任教练,并一直执教至今。对于记者提出的“拥挤”问题,她表示认同,“乒乓球队刚成立时是零基础起步,当时我们在地下一层的过道训练,那里有三四张球台,因当时队员较少,所以场地够用。后来队伍逐渐壮大,我们便搬到五层的礼堂。这里也不大,12张球台摆得满满当当,有时队员拉球会拉到隔壁场地,对训练有一些影响。但也没办法,学校的场地有限,校领导已尽最大努力支持球队训练了。”
北京22中乒乓球队建队时间不长,成绩突飞猛进,2024年底首次被评为金奥运动队,北京市体育局为球队拨款10万元。刘佳表示,这笔钱是乒乓球队首次获得学校经费以外的赞助,特别感谢北京市体育局,我们利用这笔资金更换了几张新球台,为学生订制了新比赛服,还添置了一些球拍、乒乓球等。
球队建队时间不长,训练场地有限,因何在短时间内取得出色的成绩?刘佳道 出“四字诀”——勤学苦练。“几乎所有的假期我们都在训练,春节前我们练到腊月二十九,甚至年三十才放假,初八恢复训练。校领导看到我们制定的训练计划后建议我们多休息几天。要想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只能通过勤学苦练,我曾开玩笑说我们没有资格休息,我们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
不懈努力,结出硕果。多年来,北京22中乒乓球队陆续向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吉林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输送了24名乒乓球特长生,培养出3名健将运动员,50余名一级运动员,校队的杨禹涵、丁沫含、马一茗、许睿入选北京队,曾培勋入选了国家乒乓球队。
在礼堂隔壁的一间办公室里,桌上堆着二三十个奖杯。记者问刘佳,乒乓球队获得了多少座奖杯?她说:“这还真没数过,应该有100多个吧。学校的荣誉室面积不大,只摆放了几座奖杯,更多的放在档案室里,办公室里也有一些。学校想为乒乓球队单独建一个荣誉室,但苦于没有场地。”近几年,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各项赛事得到中国体育彩票冠名支持,乒乓球队的奖杯中有不少体彩杯。刘佳表示,她注意到了奖杯上“中国体育彩票杯”的字样,“十分感谢中国体育彩票的冠名支持。未来希望体彩公益金对学校体育给予更多支持,帮助我们提升学校体育设施的数量及质量,确保学生能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希望体彩公益金能够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普及与深入,通过组织各类体育赛事等活动,营造更加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享受运动的乐趣。”此外,该校乒乓球队还在2024年“中国体育彩票杯”京津冀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五个冠军、两个季军奖杯,在多项全国、市级、区级比赛中捧回奖杯。
采访当天,记者碰到首都体育学院大二学生张艺,学校刚一放假他就回到母校看望教练和师弟师妹。他对记者说,小学和初中他在北京队的梯队训练,高中才转到22中,“这里的学习与训练氛围都很好,我觉得这里更适合我。刘佳老师对我帮助特别大,不仅带我训练,还帮助我选择大学,能考上首都体育学院,我很满意。”
体彩公益金助力篮球训练营
1月9日下午四点,记者来到北京22中篮球馆,刚刚结束期末考试的20多名高中与初中学生正在此训练。记者注意到体育馆正中位置挂着“北京二十二中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篮球训练营”的横幅。
该校负责篮球训练的老师井文介绍,“约20年前,北京市体育局为我校篮球俱乐部注入5万元体彩公益金作为启动资金,近年来,俱乐部每年寒暑假均会开展篮球训练营,吸引了众多小学年龄段的孩子参加,为我们选拔人才创造了有力条件。”
该校篮球训练营相比社会上的相关培训机构收费较为低廉,师资力量雄厚,所以吸引了众多学生报名参训,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一方面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井文表示,“受场地限制,我们不敢大张旗鼓地宣传,只是在学校的公众号发个消息,即便如此,每次不到半天时间名额就报满了。”
北京22中篮球队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距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获得的奖杯同样数不过来。在篮球训练馆隔壁,门口挂着“篮球文化体验馆”的牌子,里面有学校篮球发展史及获得的各种比赛奖杯,还有世界篮球文化史、北京篮球文化史等介绍。井文说:“校领导特别支持学校篮球运动发展,建设篮球文化体验馆的初衷是传播篮球文化。”记者在体验馆看到了从北京22中走出去的职业球员方硕、赵南的情况介绍及签名球衣等,还有马布里等来校参观的照片及签名篮球等。
在去年12月结束的由中国体育彩票助力支持的北京市中小学生篮球冠军赛上,北京22中男篮获得初中男子组三人制第二名,高中男子组五人制第三名。展望2025年,井文介绍,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赛仍是重点赛事之一,这项由体彩冠名支持的比赛为校队锻炼队伍、磨合阵容提供了实战机会。
父子篮球趣事
1月9日下午,高中男篮正在训练,场边一位中年男士看得认真。他是场上队员赵航锐的父亲赵菲。赵菲的学生时代就是在北京22中度过的,曾是校男篮队一员,现在他把儿子送到22中读书、打球。
赵菲目前在一家银行工作,大学毕业后不再打球。他说:“我上学期间在学校打篮球,锻炼了意志品质,这对于我步入社会有很大帮助。现在我把孩子送回母校读书,也是希望他在学习、打球方面都有更大的收获,希望他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宽一些。”
高中男篮球教练赵柏林中学时代同样是北京22中篮球队的一员,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他的孩子目前在和平里一小读书。去年,赵柏林带队参加了北京百队杯篮球赛,其子则代表和平里一小参赛。这边厢,赵柏林带领北京22中高中男篮冲锋陷阵;那边厢,他的儿子身披和平里一小球衣为梦想拼搏。父亲与儿子,高中队与小学队,在篮球的舞台上共同追梦,演绎着传承与梦想的双重奏。
说到父子篮球,在北京22中篮球教练队伍中,还有几对这样的“父子”。目前,该校共有4位篮球教练,赵柏林等3人均是井文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他们与井文是曾经的师生关系,目前的同事关系,也是永远的篮球“父子”关系。
来源丨中国体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