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走进郑州市金水区艺术小学体操训练基地(下)
时间:2025-03-03 11:13

竞技体育“金字塔尖”只有极少数人,大多数人都是“金字塔基”,高淘汰率是现实问题,孩子进不了专业队还耽误了学习怎么办?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艺术小学金科校区练体操的学生不发愁,因为他们的文化课成绩都不错,一二年级文化课优秀评价率达到百分之百;专业成绩更耀眼,训练不满两年,孩子们就在2024年河南省青少年体操锦标赛拿到5金9银2铜的优异成绩。就算不走竞技体操之路,孩子们借助专业体操训练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转到其他运动项目也得心应手,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更受益终生。
体操“育体”更“育人”
“练体操的这些孩子非常受欢迎,他们很有秩序感,与人交往很自信,组织力、专注力、抗压能力更强,有竞争精神,懂团队合作。体育人是非常容易成功的,因为他们非常自律。”郑州市金水区艺术小学金科校区校长韦慧卿表示,学校里练体操的孩子是学习和体操“双优生”。
教练钟宇鸣也深有感触。“以前我小时候都是纯专业训练,虽然也学文化课,但是很少,不管是自身还是老师、家长都不太重视这方面。现在完全不同了,这些孩子与其他学生一样,甚至比一般学生更爱学习,因为练了体操让他们更有上进心,有股不服输的劲,对自己的体操和文化课成绩都有目标。就算以后不练体操了,他们的学习也不会落下。”
孩子们体操训练认真刻苦,与人相处阳光自信。“一开始我学跳舞,后来练体操,因为我觉得体操比跳舞更厉害。”孙白芷寒说,自己想成为全能选手,“去年我拿了省冠军,今年要争取参加全国比赛拿金牌。”就读二年级的樊欣泽,得知金科校区能进行专业体操训练特意来这里上学。“小时候我喜欢在公园玩单杠,所以别人推荐我练体操,我特别喜欢高低杠。学习和体操我都喜欢,去年省比赛我拿到了7岁组2金2银1铜,希望未来成为全国冠军。”同为二年级的侯森桐曾在平衡木训练时遭遇骨折,但丝毫不影响她对体操的热爱。“我特别喜欢平衡木,省比赛得到了平衡木金牌,我喜欢邓琳琳、韦筱圆,我的梦想是参加奥运会。为了梦想,再累我也可以坚持。”
让孩子练体操,金科校区的家长们最初半信半疑,但当他们发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超过了预期,态度转变为愈发支持和鼓励。“孩子活泼好动,最开始就是想锻炼身体,慢慢发现体操训练对孩子提升专注力、韧性都有帮助,孩子的自信心、心理承受能力也提升了。男孩子要有责任感、承受力,体育对这方面的训练是最有效的。”周媛媛是一位大学老师,拥有博士学历,非常支持儿子周楚凡练体操,虽然孩子的天赋不高,也许成不了专业选手。“他体操虽然没有其他孩子练得好,但是和自己比有了进步,能养成终身的体育爱好也很不错。”
杨晓媚是金科校区的美术老师,她的儿子邢榟宸喜欢练体操。“孩子在幼儿园时得过肺炎,三天两头生病,现在生病次数明显减少。有时走路看到路边有石墩,他都喜欢在上面转鞍马,别人看到会说‘这个小孩这么厉害’,他就很得意。去年孩子练了几次跑酷后,参加河南省跑酷锦标赛得了第三名,都是因为专业体操训练打的底子好。”
“金科试点”可复制吗?
体育圈有句俗语,“田径苦,体操难,只有球类最好玩。”体操属于典型的“高门槛、低普及竞技项目”,专业体操训练走进普通校园的“金科试点”可复制吗?
“据统计全国有56万多所学校,但体校只有2000多所,比例差距很大。作为抓青少年体质的职能部门,我们一直在想办法做一些有益尝试。”河南省体育局青少处负责人表示,体操是中国的优势项目,也是体育的基础大项,河南省体育局在三大球之外,也将田径、游泳、体操作为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点项目布局。“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全面成长,对文化课也有很高的要求,体育和教育部门都很重视运动员的全面发展。相比体校的数量,学校有大量的人才,在学校办体操培训,减轻了家长的很多负担和后顾之忧,等于把体校和学校的优势相结合,所以我们在金科校区进行了试点,创建了第一个体操训练基地。”据悉,河南省体育局下一步计划将金科校区体操训练基地升级为省市联办基地,继续做大做强。
目前河南省只有郑州、平顶山、洛阳3个地市有体操基层体校,想要扩大体操人口基数,需要将金科校区这样的试点进一步铺开,但存在客观难度。体操项目对于教练员的要求甚高,可以说高水平体操教练员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稀缺资源。“体操教练员区别于其他项目的一点就是保护与帮助,10个摆倒立为一组,10个小孩做三组,教练就要帮300次。为了做好金科校区体操训练基地的试点,省武体冰中心选派了优秀教练员,也发挥政策导向性引领作用。河南省体操运动协会积极与北体大沟通,选派了多批次学生以实习的形式弥补基地教练数量的不足,想尽办法提升教练员待遇,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地在学校执教。我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一个好教练就是一个好项目’。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加大对校长、教练的培训。从全省范围看,高水平体操教练依然严重匮乏,但是我们要想办法让有限的教练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金科基地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我们非常愿意选派专业教练到更多的学校进行合作。”河南省体育局青少处负责人说。
近年来河南体操有不少高光时刻,河南女子体操队已连续三届奥运会有队员入选中国体操队奥运参赛名单(含一次替补)。“金科试点”证明体操项目体教融合是有切入点的,有机结合现有机制和各方优势,就能创造足够的竞技和人才培养价值,这也为全国更多省区市结合自身实际探索体操项目体教融合发展之路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