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监督热线:95086
河南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官方网站

【全民健身】2025年“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启动在即

时间:2025-07-16 11:17

自2009年首个“全民健身日”设立以来

8月8日

已成为健身爱好者共同的“节日”

2025年8月8日是第17个“全民健身日”

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印发通知

将于8月8日前后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

“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

引导更多群众走出家门、走向运动场

一起动起来

W_6211248_18080811_by.jpg

资料图

  今年“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分别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吉林、上海、山东、湖南、广西、四川、宁夏等地设立全国主会场,并依托“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平台,开展线上赛事活动。各地方、各单位也将广泛开展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科学健身指导、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国民体质检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等活动,满足群众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营造“全民健身日”良好氛围。在“全民健身日”当天,相关公共体育场馆也将免费向公众开放体育场馆和区域内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便于群众进行体育健身活动。

  相比以往,今年“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呈现两大亮点。

  一方面,聚焦各类人群健身需求。进一步聚焦老年人、妇女、农民、残疾人、少数民族、企业职工、新就业群体等各类人群的体育健身需求,提高赛事活动供给质量。据介绍,今年“全民健身日”期间体育总局将会同全国妇联开展2025年全国妇女广场舞大赛,会同中国残联举办第15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开展“全国乡村老年人体育健身线上交流展示活动”,中国职工足球联赛、中国职工乒乓球联赛,村舞、村跑等“村字号”赛事活动以及开展体育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工作。同时,推广“川籍农民工运动会”“快递员健康操”等经验做法。

  另一方面,强化各领域协同联动。在推动体教融合、家校社协同发展方面,将广泛组织“亲子快乐跑”“家庭趣徒步”等家庭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以“大手拉小手”的形式带动青少年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在强化体育科普方面,体育总局将结合世界运动会,在成都举办“体育科普中国行”系列示范活动,广泛普及体育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科学素养。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方面,将组织开展“奋进新征程·运动促健康”——“全民健身·残健共融创美好生活”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主题示范活动,进一步推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体育文化宣传推广方面,将陆续推出小切口讲述各地“我的体育故事”系列短视频,“AI数字人”创新阐释运动项目文化短片等宣传产品,大力宣传中华体育精神和项目文化特点,吸引、带动群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设立“全民健身日”是北京奥运会重要“遗产”,也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的新期待、新要求。以“全民健身日”为引领,将场地设施建在群众身边,将赛事活动办在群众身边,将科学健身指导送到群众身边,通过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速体育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下为通知原文)

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行政部门,有关直属单位,有关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

  2025年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为引导更多群众走出家门、走向运动场,在运动健身中享受乐趣、收获健康,定于8月8日前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8月8日前后为集中组织开展活动时间,各地方、各单位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

  二、活动口号

  “全民健身 动起来”“全民健身 你我同行”“全民健身 从我做起”“全民健身 科学健身”等。

  三、活动内容

  (一)以主会场活动为引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

  体育总局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吉林、上海、山东、湖南、广西、四川、宁夏设立2025年“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主会场,并依托“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平台,开展线上赛事活动。各地方、各单位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内容包括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科学健身指导、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国民体质检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等,满足群众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

  (二)督促开放公共体育场馆,为群众提供健身阵地

  各地方督促公共体育场馆按照《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要求,在“全民健身日”当天免费向公众开放体育场馆和区域内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便于群众进行体育健身活动。

  (三)开展特色青少年体育活动,完善青少年赛事活动体系

  广泛组织“亲子快乐跑”“家庭趣徒步”等家庭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以“大手拉小手”的形式带动青少年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各地方、各单位结合青少年需求,在“奔跑吧·少年”活动体系下打造地区、运动项目特色品牌活动,推动青少年赛事活动体系进一步完善。

  (四)聚焦各类人群健身需求,丰富赛事活动供给

  进一步聚焦老年人、妇女、农民、残疾人、少数民族、企业职工、新就业群体等各类人群体育健身需求,提高赛事活动供给质量。体育总局会同全国妇联开展2025年全国妇女广场舞大赛,支持中国残联举办第15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开展“全国乡村老年人体育健身线上交流展示活动”,中国职工足球联赛、中国职工乒乓球联赛,村舞、村跑等“村字号”赛事活动;开展体育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工作;推广“川籍农民工运动会”“快递小哥健康操”等经验做法。各地方、各单位结合实际,针对不同人群设计差异化赛事活动,将更多资源下沉到群众身边,打造具有地域、人群、运动项目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

  (五)大力开展体育科普,传播科学健身知识

  体育总局结合世界运动会,在成都举办“体育科普中国行”系列示范活动,广泛普及体育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科学素养。同时,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广泛开展“科学健身指导走基层”“科学健身大讲堂”等品牌统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学健身指导活动,将健身知识和方法送到群众中。各地方、各单位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传播科学、权威的健身技能和安全知识,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公益广告投放活动,提高科学健身指导的触达率和推广力度。

  (六)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擦亮志愿服务品牌

  体育总局在山东开展“奋进新征程·运动促健康”——“全民健身·残健共融创美好生活”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主题示范活动,并组织知名运动员录制宣传视频,加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宣传。鼓励包括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体育专业师生、体育爱好者等在内的各类人才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将科学健身指导、运动项目推广、技能培训等送到千家万户,送到百姓身边。鼓励各地方体育行政部门、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老年人体育协会率先成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

  (七)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传播运动项目文化

  体育总局在体育宣传周期间陆续推出小切口讲述各地“我的体育故事”系列短视频,“AI数字人”创新阐释运动项目文化短片等宣传产品。各地方、各单位充分整合各类宣传渠道和资源,统筹指导社会力量参与转发推广互动,并结合自身特点,创新宣传内容、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中华体育精神和项目文化特点,吸引、带动群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各地方、各单位要根据不同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展“全民健身日”相关活动,注重节约、简朴、便民,不搞铺张浪费,杜绝形式主义。同时,全面研判高温、强降雨、汛期等极端天气影响,将防暑降温、防涝防汛等纳入重点组织工作范畴,严格开展场地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监督及管理工作。针对赛事活动规模及参与人群特征,会同公安、气象、交通、文旅、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部门协同联动,科学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措施到位,全力保障各项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体育总局办公厅

2025年7月2日

  来源:中国体育报、全民健身、河南省体育局(声明:“河南体彩”微信公众号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刊载此文,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