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金】一份通知传递四个公益信号
时间:2025-08-02 07:56

近日,财政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下达2025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预算的通知》。这份常规的行政文件,蕴含着我国彩票公益事业发展的深层逻辑、价值导向和使命担当,传递出多重“公益信号”。在这些信号背后,体育彩票公益金作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支持乡村少年宫的体育设施建设到推动体教融合的特色活动开展,从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条件到培养乡村青少年的健康体魄,体彩公益金以其专业优势与规模效应,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提供了坚实支撑。
信号一:加大教育公平投入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对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的支持已形成长效机制,2024年投入总额达17866万元(中央财政资金14787万元、地方财政资金3079万元),全年执行率为94.67%,显示出政策落地的实效性。这种持续性投入传递出明确信号:彩票公益金正成为弥补农村教育短板、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财政工具。
众所周知,相较于城市学校丰富的课外教育资源,乡村学校长期面临活动场所不足、器材匮乏的困境。数据表明,自2011年以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已累计支持全国9858所脱贫县乡村学校少年宫运转,仅2024年就惠及561万农村未成年人。“十三五”时期,中央财政通过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投入38.8亿元,支持新建800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这种规模化的投入有效缓解了农村课外教育资源的“贫血症”,使乡村少年宫成为青少年参与文体活动、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经过不懈努力,在国家公益彩票持续支持下,乡村学校少年宫已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知名品牌,成为学生受益、家长放心、群众满意的育人工程、民心工程。
需要指出的是,彩票公益金对乡村教育的支持并非简单“输血”,而是更加注重形成可持续的“造血”机制。通知强调,要“根据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工作实绩和管理水平确定分配方案”,体现了绩效导向的分配原则。
从更深层次看,彩票公益金对乡村教育的稳定投入,反映了国家通过二次分配调节教育资源的有力举措。当一般公共财政难以全覆盖农村教育的细微需求时,彩票公益金以其灵活性和专项性,填补了公共财政的“最后一公里”或“关键一公里”。正如江苏在分配3.78亿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时,将70.1%的资金投向“一老一小”民生领域,其中教育项目占据重要比重,显示出彩票公益金在平衡区域教育发展中的调节阀作用。这种持续而稳定的投入机制,正在悄然改变着乡村教育的生态格局。
信号二:体教融合导向明确
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多项活动中,体育类项目占据突出位置,这背后离不开体彩公益金的专业支撑和定向投入。通知要求资助内容应标明“彩票公益金资助”,而在众多乡村少年宫的体育场馆和器材上,“中国体育彩票(资助)”的标识十分醒目,直观体现了体彩公益金在促进农村体育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作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重要来源,体彩公益金凭借其在体育领域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为乡村少年宫提供场地支持、器材支持、师资培训支持和活动设计支持等给予全方位助力。
具体而言,体彩公益金对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支持至少体现在三个层面:基础设施、特色活动和人才培养。在基础设施方面,“公益体彩 快乐操场”活动是典型代表。截至目前,这项体彩公益助学活动累计投入超6000万元,为各地超3600所中小学校捐赠了亟需的体育器材和公益体育课,在全国20多个省份超230个市县的百余所学校开展了体育支教活动。与此同时,丰富多样的体彩进校园活动在宣传体彩品牌形象的同时,为青少年教育事业传递着公益之光。
在特色活动方面,体彩公益金支持开展了武术、棋类、球类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山东泰安体彩为乡村少年送去“健康礼包”,江苏扬州体彩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体彩爱心助学“活动等,使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多元化的体育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体彩公益金通过补助校内外辅导员费用、组织专业培训等方式,致力于缓解乡村体育师资短缺问题,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令人赞赏的是,体彩公益金的独特价值还体现在其对乡村体育文化的塑造上。以江苏为例,2024年财政部分配江苏省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了包括海安市海陵中学北校区(少儿体校)建设、海陵中学体艺馆建设、连云港赣榆区青少年发展支持中心建设、淮安市清江浦区新星幼儿园(东湖怡景苑园区)改造升级等共计9个教育类项目的开展,总投入达到7400万元。这些项目及设施满足了体育教学需求,更成为乡村社区的文化聚集地,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体彩公益金通过支持乡村少年宫体育项目,既增强了青少年体质,也传播了现代体育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健康活力。
尤为可贵的是,体彩公益金在支持乡村少年宫过程中,注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项目。如东北地区的冰雪运动、南方地区的水上项目、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等,都与当地文化传统和自然资源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体育教育模式。这种专业而不失灵活的支持方式,使体彩公益金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体系中展现出不可替代的差异化价值和独特性作用。
信号三:全面强化绩效管理
财政部发布的通知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强调绩效管理,要求“对照区域绩效目标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这传递出彩票公益金使用在重视形式落地的同时,更强调使用效果质量提升、质效双优的信号。
从2024年的执行情况看,绩效管理已初见成效。在效益指标方面,项目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产生了“中长期影响”,实现了从硬件改善到软实力提升的跨越。在满意度指标方面,学生、教师和家长满意度均达93%左右,远超85%的基准线。这表明,绩效管理机制有效防止了资金闲置和浪费,促使每一笔公益金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效益。
绩效管理的强化还体现在资金分配的科学性上。这种基于实际需求的差异化分配,避免了“撒胡椒面”式的平均主义,使有限资源产生了最大效益。我们注意到,全国很多地方在下达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资金时,明确要求各学校“坚持科学规范、厉行节约的原则使用资金”,并通过详细的资金分配表,让资金流向的透明化和精准化“一目了然”。
值得注意的是,绩效管理不仅关注短期指标完成情况,更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未来,随着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全面应用,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将更加透明高效。通知中要求“加强资金监督管理”,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响应。毫无疑问,彩票公益金正在经历一场意义重大的效能升级,而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成为了展示效能升级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信号四:多元协同治理凸显
通知要求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会同同级精神文明办和教育部门”确定分配方案。这一表述看似平常,实则传递出彩票公益事业治理模式的重要转变——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得到重视,“彩票公益同心圆”的构建成为时代要求。在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中,财政部门、文明办、教育部门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形成了政策合力。这种“三位一体”的管理架构确保了公益金使用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事实上,多元协同不仅体现在政府各部门之间,还延伸到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合作中。体育彩票机构作为公益金的筹集者和使用者之一,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将公益资源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丰富乡村少年宫的活动内容,努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助力、社会参与的“彩票公益生态圈”。
多元协同治理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集众智、聚合力,破解单一主体资源不足、专业性欠缺等难题。在乡村少年宫项目中,体育部门提供专业体育指导,文化部门输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共青团组织志愿者服务,这种跨界合作使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同质的教育资源。通知虽未明言却隐含的这层信号,正指引着彩票公益事业走向更加开放、包容的发展道路,也让每一分公益金都能在多方呵护下开花结果。
值得关注的是,通知明确要求“资助有关内容应标明‘彩票公益金资助’”。这一要求看似是对技术性细节的规范,实则蕴含深意——通过规范化标识管理,提升彩票公益金的社会能见度与公众认同感。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要求受资助场所和活动标明资金来源,既是对购彩者和社会公众的尊重,也是对公益金使用效果的自我监督。